close

Web 1.0,是入口網站打開全世界的搜尋年代;Web2.0,是每個人都可以是作者的分享年代;進入Web3.0,社交網路衍生全新互動與內容的行動年代,你 可能想像不到,這個3.0 世界連結出來的人脈,不太熟的「朋友的朋友」,甚至從未謀面「朋友的朋友」的朋友,一秒內全都能變成你關鍵時刻的人脈。

  別以為網路都是泛泛之交,3.0 人脈的有效性,有時超乎你的想像,特別是找工作。最新Kelly 全球勞動力指數指出,33%和32% 的受訪者把facebook、LinkedIn 當作求職首選。另一項研究也顯示,透過人脈泛之交。

  找到工作的人比直接應徵者多,而且,薪水優渥、職位高的理想工作常就來自於這些泛看起來關係屬於「弱連結」的Web3.0, 可是個超級大金礦。網路讓世界變得更小,機會卻變得更大,原因就在於

  能夠即時、互動的網路,強化了「弱連結」的力量。

  什麼是弱連結?相對於周遭密切且持久關係的強連結(strong links),如親朋好友,泛泛之交或不太熟悉的相識者則稱為弱連結(weak links)。

  網路時代,弱連結讓個人更容易參與不同團體,領域更寬廣,帶來知識、機會與創新,反之,過度仰賴強連結的人,比較孤立,無法得到有價值的資訊。

  弱連結有時比強連結更有價值。弱連結人脈的好處是,不需要跟每個人耗費太多時間去維持關係,卻能帶來巨大收穫,甚至會因為得到某項資訊而改變人生。

  就像種仙人掌,澆水次數不用多,就能長出一株株的人脈樹。不過,要小心仙人掌上的一根根短天線,雖然它們能連結出數倍的虛擬人脈,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刺傷。

  大家都知道, 要懂得善用facebook、LinkedIn、Groupon、Twitter、微博等現成的社交媒體,創造虛擬人脈。究竟如何創造虛擬人脈的弱連結力量?

  千祐資訊( Circos)創辦人沈洊良及「Bookfacebook 臉書店」創辦人郭恆祺,有以下3 個關鍵心法。

虛擬人脈學1》 重點在於連結
  你應該有這樣的經驗,看見faceboook 上朋友的朋友介紹了他的美食體驗,當你按完讚,也跑去飽餐一頓,然後呢?

  網路雖然讓弱連結的效應更大,但變成虛擬人脈,其實還有一段距離。要從認識變成人脈,還必須創造「見面三分情」的模擬效果。

  社群媒體上的狀態更新、微網誌、標籤、塗鴉牆、相片交流、影片分享,都能有效創造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。

  當你到了那家美食餐廳,在faceboook 上打卡、上傳相片,再到那位介紹人的塗鴉牆留言,才有可能串起這條虛擬人脈。由此可見,虛擬人脈更要懂得發揮人與人互動的價值,雖然無法見面,還是能透過共同感受與話題,搭起友誼的橋樑,重點是連結(link)。

  這也是很多人擁有好關係,卻無法成為價值人脈的原因,只有進行連結,才能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大幅提升價值 。

虛擬人脈學2 》 思考YOU 共同需求
  美國《時代雜誌》2006 年的年度人物,只有一個字「YOU」,宣告網路使用者的影響力。「YOU」是你,也是「你們」, 也就是說,創造連結關係之後,還要去思考你們的共同需求。

  Circos 創辦人沈洊良指出,從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間,可以發現共同的需求,「這個需求往往就是社群商機。」他以自己創業為例,當初也是從出差與旅行經驗裡,發現大家有了解飯店、旅館實際情形的需求。

  但,從未謀面的朋友會信任你嗎?沈洊良的觀察是,人們會信任從未謀面,親身體驗過的網友評論,但不會馬上相信飯店網站上的漂亮照片,「除非他從別人的部落格上看到那人去飯店玩時所拍的照片。」

  所以,不管只是純粹社交,或是想從經營社群中找到商機,現在的虛擬人脈思維是,你要真誠做自己,提供擅長與熟悉領域的資訊或看法,創造出被「點閱」的價值,否則,很容易淹沒在一堆即時更新的動態消息或留言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