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196  

中華文化以和為貴,總覺得談到法律就傷感情。以往很多企業主不希望選擇法律來解決問題,但面對經營這條漫長的路,難免會遇到法律糾紛,企業經營的法律需求,也開始隨著公司規模及成長速度而有不同的規劃。

身兼德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及服飾品牌執行長的練家雄表示,律師的工作是幫企業找出有利的談判條件,但當上企業主後發現,很多時候其實老闆在乎的是如何運用法律創造雙贏,「沒有經過創業這條路,很難知道企業主真正的想法。」

新創事業合約

保障風險轉嫁

練家雄指出,雖然近年來台灣業者開始懂得利用智慧財產權來保護自己的創新,科技產業也發展至進可攻退可守的達人階段。很多草創時期的企業,由於資金沒辦法負擔過高的成本,通常要到緊要關頭才會考量法律服務,但在商務往來中,跟法律最息息相關的就是基礎的合約簽訂。

「合約除了保障雙方的權益之外,最大的意義就是風險轉嫁以及預防糾紛。」新創事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,為了爭取更好的合作機會,企業主面對不平等的合約條件時,往往還是會選擇妥協。殊不知,草擬合約的成本,甚至遠低於糾紛發生時所產生的訴訟成本或呆帳損失。

練家雄表示,當企業開始穩定成長時就必須更重視公司內部的管理。近期繼宏達電、聯發科之後,鴻海也爆出內鬼案,其它像是友達、台積電也都曾經傳出離職主管洩漏公司機密的問題。儘管科技大廠都有要求員工簽署保密條款,但在金錢利誘下,內鬼事件還是防不勝防。另外,企業貪污問題也愈來愈嚴重。如:採購主管與員工涉嫌集體向供應商索賄,或是在高階技術或IT主管決定配合廠商時就發生採購弊端,這些都是近期較常處理的案件。

重視內部管理

保護營業秘密

其實,企業法律事件絕大部分都是「人」的問題。除了競業禁止及營業秘密的規範,保密措施的制定是否有效,也是後續責任追究是否成立的關鍵。建議企業除了循專業的法律顧問做完善的規劃之外,更該落實員工的法治教育訓練。

再者,當企業透過上市櫃擴大經營規模成為更大型或國際化的產業時,一旦資金流動到集中市場做買賣,則有《證券交易法》來規範內部人,禁止藉由不當獲利破壞市場之公平交易,這也都是企業主必須知道的法律知識。

練家雄說,「台北地方法院用內線交易的關鍵字搜尋刑事判決,目前統計大概就有150件,還不包括其他法院。」國內內線交易案例層出不窮,大多是不清楚內線交易的嚴重性,甚至還有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「內部人」。很多人買賣股票只是單純想要減少損失、增加獲利,根本不知道在特定期間做買賣已經犯法。像近日宏碁的案件就是高階主管,事先得知即將揭露財報鉅額虧損130億多元,並在重大利空消息發布前即大量出清持股,雖然也有可能是經理人不熟知相關法令造成這種結果,卻也更突顯員工法治教育訓練不足的遺憾。

另外,同時具有大陸律師資格的練家雄表示,近年中國大陸經濟急速發展,許多台灣企業紛紛搶食這塊大餅,但面對13億人口衍生出來的商機,企業主更該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。畢竟台灣法律跟對岸比較不同的是,大陸逃漏稅屬於刑事犯罪,除了照金額決定刑責外,還會遭大陸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,這也是赴大陸投資的台商最擔心的問題。

更多法律諮詢請上網搜尋:法律練習曲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awetude,電話(04)2380-8393分機101。

【2014-04-05/經濟日報/T11版/法律諮詢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