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同成功平台
分享產業訊息 共創美好未來

永豐金證券創立於1988年,為臺灣第一家上櫃券商,其業務涵蓋經紀、自營、承銷、國際、債券、新金融商品等。發展至今已成為資本額新台幣139.69億元,擁有49個營業據點的大型證券商且經紀和承銷業務排名均居業界領導地位。《財資》(The Asset)雜誌曾評選永豐金證券為台灣第2大證券商,2004年及2005年更連續兩年榮獲《亞洲金融》(FinanceAsia)雜誌評選為「台灣最佳承銷商」,顯示永豐金證券於投資銀行專業領域的傑出表現,已深獲外資法人的肯定與重視。

永豐金證券為使各項業務均能位居領先地位,採取「創新、均衡」經營策略,朝最佳全方位服務券商、頂尖投資銀行、領先電子券商及獲利、資產規模位居前三等戰略目標發展,期許達成亞洲區域最佳券商的願景。另外,永豐銀行106家分行設置證券櫃檯,投資人可以就近到這些營業場所開立證券帳戶,除提供寬敞舒適的投資環境外,更提供投資人專業的諮詢及熱誠的服務。

投資大眾完成開戶作業後,即可透過親切的臨櫃服務及多樣化的電子交易管道,進行上市/櫃有價證券、期貨、選擇權等多項金融商品的委託買賣。除專業的投資理財服務外,深受客戶信賴的永豐金證券,在辦理集中保管、交割事宜及代收委託書等各項業務,也深獲客戶好評。

專業技術見長 屢創業務佳績

永豐金證券苓雅分公司經理人黃識頻副總,成長於純樸的台南縣無米樂故鄉,高親和力並保有刻苦耐勞的性格。黃識頻表示,即將邁入20年的證券生涯,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,貼近市場,她說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,擁有強烈的企圖心,凡事親力親為,和營業員一起打拚作戰,領導團隊創造高績效業績。數十年如一日,能力取勝,以誠信為原則,績效領先為目標。

黃識頻表示,邁入第20年的證券生涯,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,貼近市場,她說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,擁有強烈的企圖心,凡事親力親為,和營業員一起打拚作戰。其間,較具重大的成就包括復華證券併購購高統證券,由黃識頻一手規劃,如期併購成功,所有營業員均安定其心,創造高績效團隊。數十年如一日,能力取勝,以誠信為原則,績效領先為目標。

黃識頻指出,永豐金證券苓雅分公司整個優質團隊由30名員工組成,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,營業員擁有專業的證照,包括營業員證照、期貨證照、壽險、產險、投信、投顧、財富管理等證照。分公司內部管理則朝向年輕、專業、紀律、樂活心。對於客戶以誠信重諾,替客戶締造財富遞增之安全感。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企業診斷有很多種模式,但冠達經營管理顧問公司卻以獨特不同的方式為企業把脈,且能一針見血找出企業的問題,並且給予很多改善企業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,也都能有效地解決或改善了企業的問題。獲得多家企業主的讚許與肯定。

免費診斷

 找出改善方法

企業經營管理顧問白閎材獨樹一格的企業診斷方式,已在工商企業界早成極大的迴響。由於他不空談理論,不談企業組織變革,管理規章或規劃策略,而是從實際面幫企業經營者直接點出問題,發覺缺失的源由,一針見血改善問題,促進經營績效,讓企業經營得到改善創造價值。

為了消除一些人的疑慮,並且讓人增添信心,索性免費接受企業經營者的考試,直接面對挑戰,展現專才。只要企業主劃出公司工廠平面圖與擺設,白顧問即能提出公司之營運缺失及內幕,並提供書面診斷報告,舉凡公司為何人事不和、員工難管教、股東拆夥或員工流動性大、請不到好員工、原料會出問題、研發無法突破的癥結所在、為何存貨無法出清、容易被倒帳、品質不穩定、故障品多、會計做假帳、幹部拿回扣、員工監守自盜及公司機密外洩,其故安在?為何會被查稅、為何會造成理賠、專利權糾紛及發生官司、火災、工安意外、客戶被搶走、訂單不來、或被銀行抽銀根、投資失利、信用出問題、背債與經營不長久的元凶等,皆是診斷的項目形。即使是經驗老到的公司主管或是經由所謂的專業團隊把關的公司,一些致命性的問題依然如影隨形的發生,威脅到公司的獲利與生存。

三大面向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林貴梅 /撰稿】 
玫琳凱公司是美國極其成功的直銷公司,從40多年前成立初期的9位美容顧問,發展至今天擁有百萬名美容顧問的跨國公司,更曾三度入選財星雜誌評選(美國100家最值得工作的公司)之一,也是女性值得工作的10家公司,以及「美國最值得稱道的公司」。富比士雜誌進行品牌忠實度調查,玫琳凱在528個國際品牌、79項不同產業中獲得第10名,也是前10名中唯一的化妝品品牌。

提起領導者部分,玫琳凱女士充滿著積極、愛人的思想,早在女權運動之前,她已具體提供無數工作機會給婦女們。

本身的奮鬥歷程就是最佳的見證,經歷了離婚的難堪、失去健康的痛苦、獨力扶養3個女子的孤單、經濟壓力等,但並沒有被打倒,反而戰勝一切困境。積極的思想,幫助了無數女性找到自己、重建信心,造就了玫琳凱的傳奇故事。

困境中出發

 找到事業之春

玫琳凱資深督導高翎鳳,在1993年前剛從住了6年的多明尼加共和國返台,面對回國後全新的生活不知所措,當時因背負債務而回台。但自己只做過會計、而老公又是香港人,那時大女兒剛讀小班,小女兒才4個月大。沉重的經濟壓力下,難以養活一家人。在一次偶然之下經過同學介紹認識了玫琳凱公司,進而參加了美容課程及團隊會議,並立即成為美容顧問。她說:「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機會,全新的希望,而且上班時間彈性又可自己帶小孩,對於未來覺得無可限量。」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信義房屋推行企業倫理已有8年,今年初首推「倫理長」職位,由董事長周俊吉兼任,主要由信義房屋企業倫理辦公室主導課程,從主管開始教育,希望由上而下提升他們在企業倫理的思辨能力,也是落實企業倫理的開始。

周俊吉說,設置倫理長後,由企業倫理辦公室規劃課程,教導高階主管什麼是企業倫理,建立思辨能力後,未來若碰到同仁的問題,才有能力回應和解決。「有些道理以前遵守,卻不見得知道背後意義,上倫理課程後,主管面對同仁的問題時,可以適時回應」。

核心價值 發揚企業倫理

他認為,企業倫理不只是企業和顧客、同事的關係,有時也關乎同事和同事之間的相處。信義房屋有一個常見的倫理課題:新人前6個月保障薪資5萬元的制度,不論業績好壞,一律拿相同的薪水,一旦有人感到不公平,就容易出現矛盾。如果不清楚背後道理的主管可能只會解釋「這是公司制度」。

「但是業務員的所得不光是看薪資的成長,業績高者所獲得的是成交經驗和客戶的感謝,相較之下,究竟誰比較賺呢」?他認為,領同樣的薪水,是否擁有知識能力的成長,以及被客戶尊重與否,馬上可凸顯出兩者的差別。如果主管們擁有企業倫理的思辨能力,就可立即回應這類的問題。

周俊吉說,實踐企業倫理,必須有勇氣,否則大部分員工都會認為無須談境界太高的道德仁義,甚至只求業績,其他都不重要,主管也沒有勇氣阻擋不適當的業績,或妥當處理同仁間的爭端,學習企業倫理觀念後,管理也比較有規範。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上班族面對瞬息萬變的大環境,IBM公司工商事業群總經理劉鏡清建議,不只完成公司的目標,也需主動幫助公司成功。就像IBM最初是生產打字機、打卡鐘,甚至卡賓槍,後來經營電腦,現在則開發軟體,公司不斷改變,員工一定要跟的上才行。他說,永遠記住「Cha-cha-cha」,接受Change(改變)、擁抱Challenge(挑戰)、Chance(機會)就會出現。

上班族想打造最棒的職涯,首先應先熱愛目前的工作。劉鏡清在IBM的前六年,幾乎每天都是半夜一點才回家,但當你喜歡你的工作,就連熬夜加班都能興奮工作。獲得喜悅,就會樂意付出,若每天急著下班,認為上班是一件痛苦的事,職涯發展不會太好。

職涯也需要人脈,在工作的路上才走的更順暢。劉鏡清說,有朋友到美國上「人脈體檢」的課,從中可看出人脈的重要性。先把最好的朋友寫出來,再寫對方的行業、職位、能耐、財富家世全列出,周圍朋友如果都跟你一樣在相同行業,你一輩子可能難以脫離此行業。

如何將人脈「選、育、用、留」?「選」意指,若在公司覺得同事值得交往,必須主動接近;「育」則是常和朋友往來,「用」是你帶給對方的價值;「留」是培養關係,人脈也是一種循環,淘汰。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民國57年次的高雄永慶不動產新堀江加盟店店長洪伍賢,26歲時挑戰當時毫無人脈的房仲業,不靠幹練的話術,靠著勤勞、認真的態度,不間斷地開發物件,獲得客戶信任, 而非憑靠運氣,好業績自然應運而生。

曾當過送貨員,為了投入報酬更高的工作,洪伍賢選擇加入在高雄專營租賃的房仲公司。他告訴自己只准成功,不准失敗,不斷努力的結果,他在新人第一年佣收即達380萬元,更有一年達到600萬元,成為高雄區的超級業務員。

勤勞認真 成功不二法門

大家只看到超級業務員的好成績,但其實背後所付出的心血卻無人知曉。洪伍賢認為,想達到好業績,勤勞和認真是不二法門,以他自己而言,新人時期到處開發客戶,他常工作到晚上11、12點。看著同事紛紛下班,他必須忍受一個人的孤獨,假日大家放假玩樂,他卻選擇加班,「種什麼因,就結什麼果。」他說。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經建會於日前公布,若將全球人口結構數據對照比較,在出生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,台灣在2033年後,將以驚人速度超越日本的「老」表現,榮登全球最老的國家。

未來十年,用120萬名新生兒換120萬名老人!

資策會MIC重新彙整分析了2005年底、2010年底完整的人口統計資料,並以人口變動要素組成方法(Cohort-Component Method)加以估算後,發現於2020年來臨之際,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,將由2010年的近249萬人,上升至近368萬人,約增加近120萬人口,屆時平均每6.23個台灣國民,就會有一位是老年人;反之,20歲以下的青年人口總數則將由2010年的523萬多人,縮減為近398萬人,同樣地減少了約120多萬人數。

這「正負120萬」的人口結構變遷結果,要比資策會MIC於2010年10月發布預測時,有更加劇的趨勢,顯示台灣高齡少子問題,對於人口結構的轉變與衝擊,仍在持續地擴散中。

豐力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